钨钢和高钨合金它们之间的区别
标签:硬质合金厂家
在现代工业材料体系中,钨以其卓越的耐高温性、高密度和耐磨性成为 “工业的牙齿”。以钨为核心的两类材料 —— 钨钢(硬质合金)与高钨合金,虽同属钨基材料,却因成分设计、性能特点和工艺路径的差异,在工业领域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。本文将从材料本质、性能特性、制备工艺及应用场景等维度,深入剖析两者的核心区别与工业价值。
1. 钨钢:碳化物与粘结相的精密协同
钨钢,学术上称为 “硬质合金”,是典型的金属 - 陶瓷复合材料。其核心成分为碳化钨(WC),占比可达 70%-95%,作为 “硬质相” 提供堪比金刚石的硬度;而 ** 钴(Co)则作为 “粘结相”(5%-25%),通过高温烧结将碳化钨颗粒紧密连接,赋予材料必要的韧性。此外,为优化特定性能,还会添加少量碳化钛(TiC)、碳化钽(TaC)** 等,例如 TiC 可提升抗高温氧化能力,TaC 可增强耐磨性。这种 “硬质相 + 粘结相” 的二元结构,使钨钢兼具陶瓷的高硬度与金属的延展性,成为工业切削的 “利刃”。
2. 高钨合金:纯钨基体的合金化改良
高钨合金则以纯钨为基体(含量 80% 以上),通过添加镍(Ni)、铁(Fe)、铜(Cu)等金属元素形成固溶体合金。例如,经典的 “钨镍铁合金”(W-Ni-Fe)中,镍与铁的比例通常为 7:3,既能降低纯钨的脆性,又能保持高密度特性;而 “钨镍铜合金”(W-Ni-Cu)则利用铜的良好导热性,适用于电接触场景。与钨钢的 “复合结构” 不同,高钨合金本质是单一基体的合金化改性,通过元素间的原子级互溶,改善纯钨难加工、易断裂的缺陷,形成 “高密度、可塑型” 的钨基材料。
二、制备工艺:粉末冶金的不同演绎
1. 钨钢:精密烧结的 “陶瓷 - 金属共生”
钨钢的制备依赖粉末冶金三步法:
混粉与成型:将碳化钨、钴及添加剂粉末通过球磨均匀混合,采用模压成型(适用于简单形状)或注射成型(适用于复杂结构,如精密钻头),形成素坯。
高温烧结:在 1300-1500℃的真空炉中,钴粘结相熔融并浸润碳化钨颗粒,冷却后形成 “硬质相镶嵌在粘结相中” 的显微结构。烧结过程中,钴含量每增加 1%,材料韧性提升约 5%,但硬度下降 1-2 HRA,需精准控制。
后处理:部分产品需进行渗碳、涂层(如 TiN 涂层)处理,进一步提升表面硬度与抗腐蚀性。
2. 高钨合金:从粉末冶金到熔炼铸造的多元路径
高钨合金的制备工艺更灵活:
粉末冶金法:适用于中小尺寸部件。将钨粉与镍、铁等金属粉混合后,在 1200-1400℃进行 “液相烧结”—— 镍铁合金熔化后包裹钨颗粒,冷却后形成致密结构(密度可达理论值的 98% 以上)。
熔炼铸造法:针对大尺寸部件(如航空配重块),需在 2000℃以上的真空炉中熔化纯钨与合金元素,浇铸入模具后冷却。该工艺对设备要求极高,但可获得无孔隙的高致密度材料。
热等静压(HIP):高端领域(如穿甲弹芯)会采用 HIP 技术,通过高压高温进一步消除微观缺陷,提升抗冲击性能。
值得注意的是,高钨合金的 “可加工性” 远优于钨钢 —— 前者可通过锻造、切削等传统金属加工工艺成型,而钨钢因高硬度只能通过电火花、激光等特种加工处理。
已经是最后一篇了
金信硬质集团被纳入2024年株洲重点观摩项目
亮进度、晒成绩!2024年株洲市打造“三个高地”二季度讲评会之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举行,市委书记曹慧泉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陈恢清分别率队观摩。市领导何恩广、刘光跃、聂方红、杨英杰、江小忠、罗绍昀、刘亚亮、罗
2024/8/12
- 钨钢和高钨合金它们之间的区别2025/4/29
- 【调研指导促发展】新华社及市委宣传部一行莅临株洲金信调研硬质合金生产创新成果2025/3/8
- 硬质合金板材有什么特性?2025/1/22
- 株洲金信带您了解硬质合金模具2024/12/23
- 防滑鞋钉让行走更安全2024/12/23